(资料图片)
编辑推荐 《应仁之乱》《古代日本的战争与阴谋》作者又一力作 珍贵版权图,直观再现日本中世的生老病死、文化教育 长期上榜日本亚马逊“镰仓时代”图书榜单 日本中世不只有武士与战争!一部生动全面、精彩绝伦的日本中世史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日】吴座勇一 杨晓钟 寇梦珂 唐珊珊 译 作者简介 吴座勇一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1980年生于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博士,日本中世史专业,现为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应仁之乱》《日本中世战争史》《日本中世阴谋史》等。曾获第12届角川财团学艺奖、第52届书店新风奖特别奖。 译者简介 杨晓钟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翻译出版《雪日》《春琴抄》《通识:学问的门类》等译著三十余部。 寇梦珂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届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合译出版《D坂杀人事件》等译著。 唐珊珊 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届日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合译出版《D坂杀人事件》等译著。 微观视角下的日本中世史:评《欢迎来到日本中世》
得知吴座勇一先生《欢迎来到日本中世》这本著作在国内翻译出版时,我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中文世界里又多了一本关于日本中世史不错的参考书籍。吴座勇一在序言中提到,他撰写这本书的缘起是因为市面上关于日本中世史的著作多为政治史相关,介绍中世日本社会生活史的著作却比较少,而了解中世日本人的生活与价值观对于解读日本中世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座勇一写下的这本专业性与通俗性兼备的著作在国内出版,惠及了国内的众多日本史爱好者,也填补了国内日本史译著中社会生活史的一个空白。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中世的人生与中世的交流。 “中世的人生”又包括中世的家族、中世的教育、中世的生老病死三个部分,我们首先来看看“中世的人生”这一大部分。 日本的家族制度是理解日本史的重要钥匙之一,只有理解了日本家族制度的变迁,才能理解日本历史上出现的家名大于血缘的现象。日本独特的“家”制度则是日本家族制度的核心,是近似企业的超血缘家产与家业的运营集团。社会学家有贺喜左卫门认为,家是以夫妇为中心的生活机能单位。这种生活机能的内容包括信仰、经济、法律、道德、自治、艺术、娱乐等。这种“家”即使是包括非血缘关系者它也成立。为维系家的生活,如果需要,外部人也可以成为其成员,因此,不能将家定义为血缘集团。有贺喜左卫门进而提出:“日本的家,是家产与家业的运营集团,在社会上是作为生活单位而存在。家超越其人员的生死,以连续存在为目标,代代夫妇都担负着这个任务。”因此,日本的“家”最核心的便是集体生活单位的延续,“家”同样具有超血缘的性质。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从氏到家的转变、中世的“家”具体形态、中世婚姻制度、财产继承等方面梳理中世的家族。其中,婚姻制度与财产继承权的变迁两条线索正是了解日本家族制度的钥匙。中世婚姻制度与财产继承权产生的变化,正是江户时代日本父权家长制与嫡子继承家业制度形成的关键因素。 在中世的教育这一部分,作者首先从传教士弗洛伊斯《日欧文化比较》一书说起,谈到日欧教育的差异:贵族女性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日本教育惩戒方式的柔和、相对于欧洲更注重书写等。作者认为,弗洛伊斯记述的不少内容仍是有待商榷的,由此引出了其对中世日本教育的概述。作者重点谈到了武家的教育规范(家训、帝王学)、显密寺院的教育、庶民阶层在寺庙中接受的教育、传播朱子学的禅宗等内容。笔者对朱子学在东亚的传播较为感兴趣,朱子学在朝鲜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文人士大夫阶层,而在日本则是通过禅僧传播,禅僧同样通过传播朱子学来引起人们对禅宗佛教的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子学传播在朝鲜半岛与日本的异同也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角度。 该部分最后介绍的是中世的生老病死,主要是中世的女性分娩、中世的“老人”界定、中世的医学发展、中世的丧葬形态四个方面。中世的女性分娩一节中指出日本神佛观对分娩的观念影响;中世的老人一节中指出了中世日本的各行各业一般以六十岁作为退休界限;中世的医学一节中指出了受中医影响的内科与受西方影响的外科成为中世日本两大医学类型;中世的丧葬一节中则体现了建造坟墓的社会等级正不断降低这一发展特点。作者总结道:这是中世与现代一脉相承的地方。 …………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吴汉兴
▼